2025年6月2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等发表了中国糖尿病流行与负担数据[1],该研究分析了2005-2023年中国各年龄段、性别及省级行政区的糖尿病患病率和非致命负担的时间变化趋势和地理分布差异,并对2050年的患病率进行预测。

重点数据
研究显示,中国糖尿病患病率急剧上升,2023年中国约有2.33亿人患有糖尿病,与2005年相比,患病人数增加了163%,患病率从2005年的7.53%上升到2023年的13.7%。北京、天津和上海的糖尿病患病率和疾病负担最高。
预计到2050年,若按现状发展,患病率将达到29.1%,天津、北京的患病率将超过40%。相反,如果实施有效的肥胖干预措施,可抑制50%的增长,将2050年患病率控制在15%以下。
研究概览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基于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CCDRFS)数据和文献综述,使用DisMod-MR模型和中国特定疾病残疾权重,全面分析了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和疾病负担,并预测了到2050年的糖尿病患病率。
结果发现,2023年中国约有2.33亿人患有糖尿病,患病率从2005年的7.53%上升到2023年的13.67%,增长了近50%。与2005年相比,患病总人数增加了163%。
对于糖尿病非致命负担,2023年为3249万,从2005年的每千人10.5增加到2023年的每千人19.1,年平均增长率为4.68%。
图1. 2005-2023年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患病率
从不同地区来看,中国糖尿病负担在不同地区存在显著差异,2023年华北、东北、华东患病率最高,其中北京、天津、上海患病率超过20%,西北地区患病率较低,西藏最低,患病率仅为3.93%。
此外,2005至2023年,各地区和省份的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西南地区增长最快。
图2. 中国31个省糖尿病患病率
从不同性别来看,男性糖尿病患病率和疾病负担始终高于女性。2023年,男性患病率为14.73%,女性为12.55%。
此外,人类发展指数(HDI)与糖尿病患病率、疾病负担呈正相关,这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糖尿病负担更重。
最后,研究人员还预测了2050年的患病率,若按现状发展,2050年患病率将达到29.1%,天津、北京的患病率将超过40%。相反,如果实施有效的肥胖干预措施,可抑制50%的增长,将2050年患病率控制在15%以下。
图3. 2050年预测
对于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快速上升的原因,研究指出,遗传因素和社会环境变化,共同驱动了中国糖尿病患病率的快速增加。
近年来,中国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转变,钠、脂肪、超加工食品摄入量显著增加,再加上运动量不足。另外,较高的吸烟率、肥胖率进一步加剧了糖尿病负担。此外,遗传因素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例如汉族患糖尿病的风险几乎是藏族的3倍。
综上,研究表明,中国糖尿病负担快速增长且地区差异显著,迫切需要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遏制未来流行趋势,包括推广健康饮食和运动,针对高风险人群开展筛查等。
参考文献:
[1] Zhou YC, Liu JM, Zhao ZP, et al. The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prevalence and non-fatal burdens of diabetes in China from 2005 to 2023 with projections of prevalence to 2050. Mil Med Res. 2025 Jun 2;12(1):28.
|